戒惰以正恒心

- 微信
- 新浪微博
- QQ空間
古人說,,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厲,無咎,。與惰性作不懈的斗爭,,是修身成事的不二法則,。
“謙受益,,滿招損,戒惰以正恒心,,戒傲以求進步”,。毛澤東在湖南師范大學求學時,曾以“貴有恒,,何必三更眠五更起,;最無益,只怕一日曝十日寒”自勉,,他主張讀書要有持之以恒的科學態(tài)度,。由此引申開去,戒惰以正恒心,,不只是讀書之要訣,,也是成就事業(yè)的密鑰。
王羲之“臨池學書”,,為節(jié)省時間順手用池水涮筆,,結(jié)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。若干年后,,其子王獻之磨墨練字,,用完了整整18缸水。曹雪芹“披閱十載,,增刪五次”,,字字看來皆是血,書寫出《紅樓夢》這部不朽篇章,。屠呦呦靠著滴水穿石的韌勁,歷經(jīng)190次失敗,,最終提取出挽救無數(shù)生命的青蒿素……他們成功的字典里,,無疑都寫著一個大大的“恒”字。
恒是專注于目標的堅持,�,!坝鄤t心散,心散則志衰,,志衰則思不達,。”專注的人,往往能把時間,、精力和智慧聚焦于關(guān)鍵目標,,最大限度地發(fā)揮主觀能動性,即便遇到誘惑,、遭受挫折,,也能不為所動、一往無前,,直至取得成功,。“中國航空發(fā)動機之父”吳大觀,,以其畢生的信念和精力,,將一顆赤誠的“中國心”永遠鐫刻在祖國的萬里長空。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:“自從投身于發(fā)動機事業(yè)之后,,一天也沒有改變努力的方向,。不研究出自己的發(fā)動機,死不瞑目,!”這種執(zhí)著的堅持,,是滴水穿石的意志,是百折不撓的勇氣,。
恒是挑戰(zhàn)于自我的堅韌,。一個人未必具備出眾的天賦,但如果擁有異于常人的執(zhí)著,,“千磨萬擊還堅勁”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,,就能把“恒”字寫進自己的品格,守得云開見月明,,成就不凡人生,。杭州市快遞小哥李慶恒5年勤學苦練、熟能生巧,,每晚都用最快的速度將包裹準確無誤地分揀完畢,,還練就了一項“報菜名”的絕活:無論快遞上標明的是航空代碼、區(qū)號還是郵編,,他都能立馬回答出在哪個城市,。近日,他被評為“浙江省技術(shù)能手”,。從一名普通快遞員到杭州市高層次人才,,其秘訣就是他名字中的一個“恒”字,勤學苦練,、堅韌不拔,。
恒是發(fā)自于內(nèi)心的堅守,。荀子云:“蚓無爪牙之利,筋骨之強,,上食埃土,,下飲黃泉,用心一也,。蟹六跪而二螯,,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,用心躁也,�,!爆F(xiàn)實生活中,許多稟賦很好的人,,不屑于為“蚓”,,向往威武之“蟹”,將大量的時間,、心力耗費在對名利的追求上,,事業(yè)偏軌,難有大成,,殊為憾事,。有道是,收功愈遠,,為利愈大,。“兩彈一星”元勛朱光亞專心研究原子能,,成為核武器研究領(lǐng)域公認的“眾帥之帥”,,源自于他“一生就做一件事”的內(nèi)心堅守和執(zhí)著信念。在世上,,要想成就一件事,,不僅要克服手腳之惰,更要克服思想之惰,,不寄心于旁騖,,不滿足于名利之獲、舒適之樂,。這樣才能走出“小我”的天地,、擺脫名利的羈絆,用一生寫好一個“恒”字,。
恒心須有支撐。這個支撐,,來自于超然達觀的人生信念,,來自于自警自省的自我鞭策,也來自于久久為功的智慧凝聚。對一件事用心做,、反復做,,持之以恒地做,不僅是對意志和毅力的考驗,,也是對心力,、智力的涵養(yǎng)。有人分析一些成功者創(chuàng)造非凡成就的經(jīng)歷時,,認為持之以恒磨礪了心智,、提升了智能。因為重復做一件事情,,能夠熟能生巧,、從專到精,最大限度地激發(fā)人的創(chuàng)造潛能,,使之達到高精尖的程度,,進而取得別人難以企及的成功。
“古之立大事者,,不惟有超世之才,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�,!笔聵I(yè)征程,,從來少有康莊大道;蟾宮折桂,,自古未見輕而易舉,。三天打魚、兩天曬網(wǎng),,這山望著那山高,,只會半途而廢,干無所成,;堅持不懈,、持之以恒,不達目的不罷休,,必定得到回報,,達至別有洞天的人生和事業(yè)之境。(向賢彪)
上一篇:保護黑土 穩(wěn)固糧倉
下一篇:看似尋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卻艱辛